答:洗錢就是通過隱瞞、掩飾非法資金的來源和性質,通過某種手法把它變成看似合法資金的行為和過程。主要包括提供資金賬戶、協助轉換財產形式、協助轉移資金或匯往境外等。
答: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反洗錢是指為了預防和打擊通過各種方式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產生的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洗錢活動,依法采取相關措施的行為。
答:這主要是指清洗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將構成洗錢罪。
答:洗錢助長走私、毒品、黑社會、貪污賄賂、金融詐騙等嚴重犯罪,擾亂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破壞社會公平競爭,甚至影響國家聲譽。因此,我們依法采取大額和可疑資金監測、反洗錢監督檢查、反洗錢調查等各項反洗錢措施,預防和打擊洗錢犯罪,起到遏制其上游犯罪的目的。
答:開展反洗錢工作的意義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利于及時發現洗錢活動,追查并沒收犯罪所得,遏制洗錢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維護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2)有利于消除洗錢行為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和法律風險,維護金融安全;
(3)有利于發現和切斷資助犯罪行為的資金來源和渠道,防范新的犯罪行為;
(4)有利于保護上游犯罪受害人的財產權,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正義;
(5)有利于參與反洗錢國際合作,維護我國良好的國際形象。
答:國家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是指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全國的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資金監測,制定金融機構反洗錢規章,監督檢查金融機構及特定非金融機構的反洗錢工作,調查可疑交易,開展反洗錢國際合作等。
答:在國家層面,有公安部、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查院、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23個部門參與的反洗錢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也建立了相應的聯席會議制度。
答:金融業承擔著社會資金存儲、融通和轉移職能,對社會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容易被洗錢犯罪分子利用,以看似正常的金融交易作掩護,改變犯罪收益的資金形態或轉移犯罪資金。因此,金融業是反洗錢工作的前沿陣地,能夠盡早識別和發現犯罪資金,通過追蹤犯罪資金的流動,預防和打擊犯罪活動。
答:中國人民銀行專門成立了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具體負責反洗錢資金監測。
答: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專門的規章,當金融交易達到一定金額或符合某種可疑特征時,金融機構應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提交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例如單筆或當日累計20萬元以上的現金存取、現金兌換、現金匯款等,或者銀行賬戶資金短期內分散轉入、集中轉出且與客戶身份或經營業務明顯不符。金融機構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出涉嫌洗錢的可疑交易并上報。
答:主要采取客戶身份識別、盡職調查、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等反洗錢措施。包括事前預防、事后監測及調查等。監測及調查發生在完成業務之后,不會額外增加客戶辦理業務的時間。目前的預防手段主要包括核對客戶身份證件及填寫有關客戶信息,與現行的金融業務要求也基本吻合。
答:不會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重視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的商業秘密,并專門規定對依法履行反洗錢職責而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要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向任何組織和個人提供?!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還規定,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依法負有反洗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機構履行反洗錢職責獲的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錢行政調查;司法機關依法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錢刑事訴訟。
答:合法的金融機構接受監管,履行反洗錢義務,是對客戶和自身負責。根據我國《反洗錢法》規定,金融機構在履行反洗錢義務中獲取的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應當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確保金融機構的隱私權和商業秘密得到保護。
網上錢莊等非法金融機構逃避監管,不僅為犯罪分子和恐怖勢力轉移資金、洗清“黑錢”,成為社會公害,而且無法保障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性。一個為您頻繁“融通”、違規經營的網上錢莊可能也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讓犯罪和黑手染指您的賬戶。
選擇安全可靠、嚴格履行反洗錢義務的金融機構,您的資金和個人信息才更安全。
答:洗錢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他人的身份證開立多個銀行賬戶或辦理多張銀行卡,用來完成復雜的轉賬、匯款或提現,從而掩飾、隱瞞犯罪收益。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可能產生以下后果:
他人借用您的名義從事非法活動;
可能協助他人完成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
可能成為他人金融詐騙活動的“替罪羊”;
您的誠信狀況受到合理懷疑;
因他人的不正當行為而致使自己的聲譽和信用記錄受損。
答:金融賬戶、銀行卡和U盾不僅是您進行金融交易的工具,也是國家進行反洗錢資金監測和經濟犯罪案件調查的重要途徑。貪官、毒販、恐怖分子以及其他罪犯都可能利用您的賬戶、銀行卡和U盾進行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因此不出租、出借金融賬戶、銀行卡和U盾既是對您的權利的保護,又是守法公民應盡的義務。
答:與客戶建立新業務關系時,或金融業務達到規定數額時,金融機構要對客戶身份證件進行識別,保證客戶身份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并根據規定留存客戶身份信息。因此,個人辦理金融業務時,應出示真實有效的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并填寫基本身份信息。 如到未開戶銀行辦理現金匯款、現鈔兌換、票據兌付業務且單筆金額超過1萬元人民幣或外幣等值1000美元,應配合出示并復印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個人辦理5萬元人民幣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的現金存取業務,應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
答:配合登記匯款人姓名或名稱、賬號、住所,收款人姓名、住所等信息。
答:客戶開立基金賬戶,開立、掛失、注銷證券賬戶,申請、掛失、注銷期貨交易編碼,簽訂期貨經紀合同,轉托管,指定或撤銷指定交易,掛失交易密碼,修改基本身份信息等資料,開通網上交易、電話交易等業務時,應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并填寫基本身份信息。
答:客戶在投保、退保、賠償或領取保險金時,如果超過一定數額,金融機構將對客戶進行身份識別。例如,當退還的保險費或保單現金價值超過1萬元人民幣或外幣等值1000美元時,退保申請人應在出示保險合同或保險憑證原件的基礎上,出示退保申請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又如,在發生保險賠償或領取保險金時,如果金額超過1萬元人民幣或外幣等值1000美元時,客戶應出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告知被保險人、受益人與投保人之間的關系,填寫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基本身份信息。
答:客戶應出示委托人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配合信托公司了解信托財產的來源,填寫委托人、受益人身份基本信息。
答:是的,客戶也應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并填寫基本身份信息。
答:客戶代理他人辦理金融業務,應出示被代理人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填寫姓名、聯系方式、身份證件或其他證明文件的種類和號碼等信息。
答:是需要的。代理他人辦理相關業務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將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采取合理方式確認代理關系的存在,核對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種類、號碼。
答:是的,金融機構還要持續地關注客戶及其日常經營活動以及金融交易情況,并及時提示客戶更新資料信息。
答:是的。當客戶要求變更姓名或名稱、身份證件或身份證明文件種類、身份證件號碼、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等信息時,金融機構應當重新識別客戶,客戶應向金融機構出示相關信息。
答:金融機構還可采取要求客戶補充其他身份資料或身份證明文件,回訪客戶,實地查訪或者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實等措施。如金融機構目前能聯網核查居民身份證信息。
答:應及時更新身份信息,若未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無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
答:客戶拒絕提供有效身份證件或無正當理由拒絕更新客戶基本信息,或者金融機構在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懷疑先前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時。
答:交易符合可疑交易報告標準,并不意味著客戶就是洗錢分子,因此金融機構要針對不同情形,采取不同措施。比如你去銀行開戶時說你沒有身份證或者使用假名開戶,銀行肯定會拒絕。不涉及到這一類特征的業務,比如你的賬戶資金賬戶進出很頻繁,與你的身份或經營狀況不符,銀行不會拒絕辦理業務,但會作為可疑交易上報。
答:例如,證券投資人要求證券公司變更其信息資料,但提供的相關資料有偽造、變造嫌疑。又如,客戶頻繁辦理基金份額的轉托管且無合理理由。
答:我們歡迎所有的公民舉報洗錢犯罪及其上游犯罪,每個公民都有舉報的義務和權利。公民可以選擇多種形式進行舉報: 舉報電話是010-88092000;舉報信箱是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35號,32-124信箱,接收單位是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郵政編碼:100032;舉報傳真電話:010-88091999;電子信箱地址:fiurepot@pbc.gov.cn;舉報網址:http://www.camlmac.gov.cn 。所有的舉報信息及舉報人姓名等都是嚴格保密的。